夏内监听了,也是叹气。往日太子殿下与叶二公子在的时候,五殿下乖得如猫儿般。如今是越长大越混赖了。这话他不敢说,只能委婉道:
五殿下在外头撞见了叶二公子,吓得脸都白了。
元治帝闻言微微一笑:小五一向怕慧卿。
可不是吗。夏内监见皇帝心情不错,凑上去打趣道:我看阖宫上下,也就只有这叶二公子治得住五殿下。
叶京华往日在宫中之时,五殿下每日天不亮就乖乖坐在文渊阁,下学还要在太子跟叶京华议政期间被提溜过去检验功课。夏内监冷眼看着,也觉得五皇子往日里写的字比现在好上不少。
依老奴看,还是让叶二公子来教导五皇子的好。老奴虽见识短浅,但叶二公子在宫中之时,人品学问没有人不称赞的,连太傅都说叶二公子慧根独居,非常人所能及呢。
听到这里,元治帝冷哼了一声:糊涂东西,你以为朕不知道他是个好的?
夏内监话头一停,定眼看去,忽然发现元治帝手上拿着的卷轴上的正是叶京华的字迹。墨字气势恢宏,提了一对关于忠君报国的五言对联。
看,写的不错吧。元治帝见他瞅见了,便把宣纸斜过来一些给夏内监看。
是好。好极了,好极了。夏内监不住地点头。
元治帝笑了一声:今日朕传他来,先让他在外面站了半刻,进来就让他写一副忠君爱国的对联出来。
夏内监闻言心中一惊,这不是就是下马威吗?他将叶京华领进了宫,便忙着找五皇子去了,因此错过了叶京华面圣的时候。可元治帝一向极欣赏这位叶二公子,又有宸妃娘娘的情分在跟前,对这位小舅子是一句重话也未说过。如今这番‘刁难’已实属不寻常了。
想必是对叶二公子迟迟不肯下科场的事有些恼了。夏内监心道,谨慎地抬眼去看皇帝的神色。
只见元治帝面上倒没有多少恼意,而是叹了口气,道:他听了,进来坐下,不到半刻就写成了这幅对联。朕是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没有一处不妥帖的。
夏内监赔笑道:叶二公子的文采向来是顶好的。
元治帝看着手中的字,摇了摇头道:文采是好,但这心性更是难得。他写完,搁下笔就走了,朕这个下马威竟是一点儿都没能震得住他!
此话一出,夏内监心中又是咯噔一下。不知这话往重处想,可就是不敬君上了!可他抬起眼,见皇帝脸上没什么恼怒的神色,倒是隐隐透着些欣赏。
元治帝将卷轴放下,摇头叹道:泰山崩于前而不变,终究还是他们叶家有这灵秀种子,若是我剩下的这些儿子里有一个能像他,那百年之后便不必愁了!
这话皇帝敢说,夏内监却不敢接。且不说叶家血脉与皇家相比如何,单是这一个「剩下」,就让夏内监抖了一抖。元治帝到底是属意太子,没了太子,这剩下的皇子中,也就只有五皇子看得出一两分聪明劲,只是实在顽劣&ash;&ash;
夏内监不敢对议储之事插嘴,只能赔笑道:叶二公子也是仗着陛下您纵着,才这般呢。若是元治帝真心要发难,便不会让叶京华先进屋站着,也不会只让他站半刻了。
元治帝轻笑一声,摇了摇头,将卷轴递给下人,斜眼看向夏内监:你说小五在宫门口遇上慧卿了。
这件事自然是逃不过元治帝的耳目的,夏内监点了点头,道:是。元治帝冷哼一声:小五哭闹,他可管了?
这……夏内监笑容略僵。
元治帝一看便知道叶京华定是一点也没管,右手狠狠宰桌上锤了一下:他现在是明哲保身,一点儿都不想管!科举不考,给官他也不做,现在对小五也是能不管就不管&ash;&ash;我看他是真要如那癞头和尚说的一般,要飞到天上做神仙去了!
夏内监见他动了气,赶忙劝道:此事也不能怪叶二公子,是五殿下非要拉着公子带进来的一位小厮去玩,叶二公子才赌气才走的。
哦?
元治帝闻言,眉锋微挑,有些讶然:他会为了下人动气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