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治帝非常满意,虎目中眸光愈盛,老天果真是待他不薄,他还真好就缺这么一个人!
行了,你也不必再说。
元治帝右手扣了扣太师椅的扶手,下了定论:朕心已决,你就在京城呆着!
赵宝珠闻言,猛地抬起眸,捧着奏折一时不知如何是好。见真是辽东巡抚的举荐了他,还得到了元治帝的欣赏,他怎能不激动,可是无涯县,他的百姓&ash;&ash;
就在这时,一直在旁的叶京华忽然踏出一步,朝元治帝躬身道:陛下,臣有一言。
元治帝看向他,一抬手:说。
叶京华低眉敛目,面上已看不出方才一闪而逝的惊讶,语气沉静,徐徐道:
近月来赵大人勇斗乡绅,清除弊病,兴修水利,建造学堂,无涯县变革颇多,皆是为民生之利。如今临阵换帅,恐后继无力,青州州府陈斯所留弊病颇多,也需筹备整肃,还请陛下开恩,容许下臣与赵大人一暂返,将交接事宜安排妥当,确保万事俱宜。
这番话叶京华拿捏得极为恰当。方才赵宝珠已提过一次要回无涯县继续当县令,元治帝已经驳回。若再奏,便是不敬了。他退而求其次,以无涯县百废待兴为由,请求’暂返’,这个要求十分充分恰当,提出的时机也恰到好处。
公事讲完,叶京华紧接着又道:再者,臣等此番进京仓促,许多车马物什都并未带上,还请陛下恩准,让臣等返回收拾妥当。
果然,元治帝略微思索片刻,点头道:也罢,是仓促了些。那你们便先回去,只是一月内必须给朕回来!
闻言,赵宝珠登时松了一口气。虽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,可至少能再回去把事情安排妥当,总比连回去一趟都不能的好。
叶京华听了,却没当即应下来,而是俯身再道:青州临益州,乃赵大人籍贯所在,还请陛下再下恩典,容臣带赵大人回乡。
这句话说得没头没尾,算得上是得寸进尺。若有任何其他官员在场,此时定然眼珠子都瞪出来了。而事实上,赵宝珠也差不多,他猛地回过头瞪向叶京华,差点把脖子都扭断。
元治帝也瞪着叶京华,下巴上的一缕美须都差点被气得飘起来。
你小子,还想得寸进尺?!
叶京华却岿然不动,保持着躬身的姿势,两手举在身前。
元治帝瞪了他一会儿,忽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,眉眼间动了动,接着神情微变,仿佛无事发生般直起身,握拳抵在唇边清了清嗓子:哦……益州是吧,嗯,确实得去一趟。
随后,他一抬手道:那朕就再许你们些时日,速去速回,听到了没有?
叶京华这才动了起来,俯身道:谢陛下恩典。
赵宝珠还懵着,见叶京华行礼,这才反应过来,也同他一起俯下身:谢、谢陛下隆恩。
好,好。元治帝将两人扶起来,好好大量了一番两个青年,笑起来,抬起手一边拍了拍一人的肩膀:你们两个很好,很不错。
赵宝珠今天受的夸奖太多,有点被夸懵了,怔怔得没反应过来,只觉得元治帝笑越发友善,连眼尾的皱痕都透着慈祥。
叶京华八风不动,一双眼沉若深潭:陛下谬赞,臣等愧不敢当。
元治帝看着面前这两个后生,一个恨不得什么都写在脸上,一个小小年纪就跟他那爹一个模样,真恨不得将两人捏成一块儿。叶家小儿才华横溢,足智多谋,就是太过聪明,出身又太好,骨子里少了份忠顺,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。而赵宝珠正好是他方面,虽才华不及,于官场之道尚且青涩,却忠心耿耿,先天下之忧而忧,一心为民。
不过如今看来,也正好是这两个人绑在了一起。
有赵宝珠,不怕叶京华不入世。旁人的事他能不管,媳妇儿的事这小子还能硬得下心肠不管?
元治帝笑得眼不见牙。到底是先祖保佑,这两人结亲,他是最大的获利方。
拿后世的话说,他这些年在叶京华身上下的功夫,是买一送零,有时连买的一都会被赖掉,现在随着赵宝珠的出现,变成了买一送二,送的那个’二’还得巴巴地上赶着鞍前马后,给他卖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