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臣无碍。
他看着太子,忽然恢复了平静,眸子在烛火的照映下透出几分冰冷来:
太子殿下的话,臣不是不信,只是不想冲撞殿下,故而方才没有言明罢了。他直直望向太子,一字一句地道:这件事,真的和殿下一点关系都没有吗?
太子闻言,呼吸微微一滞。赵宝珠神色未变,接着说下起:
如此荒谬的流言,涉及当年掸国一战,非闲杂人等所能筹谋,且其述甚细,其目地十分明显,这些&ash;&ash;太子殿下都是知道的吧?
太子竟然在赵宝珠坦荡的目光下有种被刺痛的错觉。
他眉眼微微一动,沉默了片刻,抬手揉了揉眉心,道:
……也不能算毫无关联&ash;&ash;太子顿了顿,皱起眉,声音低下去:这应该是下面不知哪个不长眼的擅自做的。岭南消息也是今日才传进宫里的,孤确实毫不知情&ash;&ash;
那现在殿下最该做的是找出那幕后之人,不是吗?
赵宝珠直接打断了太子的话,道:
掸国一战,乃殿下亲临,就更应当知道根本没有所谓的军报泄露一事,叶家也未曾参与其中。那幕后之人散布如此荒谬之流言,一是扰乱朝纲,二害无辜臣子蒙冤入狱,三来也伤及了当年于掸国战死沙场的兵士之颜面。
殿下乃太子,担一国之社稷,有协理国事,统管百官之职。
赵宝珠清澈而坚定的目光中倒映出太子愕然的面孔,冷静道:
向陛下阐明此事,找出殿下麾下那胆敢传出此等谣言的小人,平反冤狱,整肃朝纲,才是殿下该行之事。
第140章 万里来援
太子许久都没有说出话来。今夜,他脸上数次浮现出过怔愣的神情,但没有哪一次如同这回一般鲜明。
他仿佛被人迎头痛击,神情中有茫然,接着浮现出一闪而逝的无措。
但他很快绷紧了神色,朝赵宝珠的方向迈出一步,略微垂下眼:……可,我只是不想让你误会。
赵宝珠一步不退,抬头道:臣没有什么可误会的。天下诸事皆应由圣上裁决,若是殿下能协助陛下查清此事,臣早晚都会得知真相。
太子无言以对。他看着赵宝珠,能感觉到两人之间已经升起了一面厚厚的屏障,若说先前赵宝珠还对他有三分亲近,如今连这三分也无了。
到底是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,太子心中罕见地升出深深的挫败感。是因为他出手阻挠了叶京华?是因为宝珠已经彻底被那人迷惑了?明明已经说清楚了这件事不是他做的,为什么宝珠还对他如此防备?
太子心下一沉,再一沉,他看着赵宝珠,还是他熟悉的、白皙而清秀的面孔,而太子却清晰地意识到赵宝珠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掌控。
赵宝珠低下头,抿了抿唇,低声道:
殿下以往对臣的恩情,臣都记在心里,若是没有殿下,微臣恐怕一辈子也没有机会离开老家,更别提像如今这般为朝廷效力&ash;&ash;
说到这,赵宝珠顿了顿,接着抬起头目光坦然地看向太子:
臣……臣不知道殿下想要的是什么,但是如今臣能给殿下的,只有作为臣子对君上的一颗忠心。
太子闻言,心下巨震。赵宝珠的目光仿佛照亮了他内心最深处的那一点黑影,让他的任何想法都无所遁形。
他看着面前神色骤变的男人道:
殿下是储君,臣如何效忠陛下,将来便会如何效忠殿下,为殿下效犬马之劳。往后殿下会有许多子嗣,待殿下的皇子登基,臣也会像辅佐殿下那样为殿下的子嗣效力。
赵宝珠的双眼在烛火下闪着微光,目光真挚而炽烈:
臣绝不会背叛殿下,绝不会做那口腹蜜剑,挟势弄权的小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