顺着青石大道来到客厅外。姜冲脱下避水衣,在门外轻轻一抖,拿着避水衣走进厅堂。
就见厅中已被照得灯火通明。房中廊柱上,均挂满了灯笼。每个灯笼中皆伏着一只拳头大的荧火虫,荧火虫尾部,发出炫目的亮光。
一位丫鬟,立即过来接过姜冲手中雨衣,走向角落,将衣服挂在墙角衣架。
客厅正中有一张大圆桌,桌上已摆满了菜肴。
绿衣老者,被两个丫环扶到主位。老者请姜冲坐在自己左侧。下方坐着老者的两个儿子,老大:李大,老二:李二。
宾主入席,老者拎起桌上酒壶,给姜冲杯中斟满美酒,酒一入杯,顿时屋中芳香四溢。老者双手举起酒杯,对着姜冲道:“冲少,还记得你上次来时,你想尝尝我这百花酿。你大伯说你还小,喝不得酒。结果你听你大伯的话,只闻了闻,并未品尝。今日你大伯能放心让你一人前来,想必是你大伯觉得,你已长大,已可独自行事了。老夫看你如今已是小大人了,今日拿出我这存了百年的百花酿,特请冲少品尝,以弥补上次的遗憾。”
姜冲也双手举杯道:“多谢李老款待,今日也算终于得幸,品尝到了你的好酒。今夜只是路过贵庄,稍晚还得回家。我今夜就少喝几杯,尝尝你的美酒即可。改日若是有空,再来贵庄喝个一醉方体。”然后举起酒杯,向老者微微恭身,一饮而尽。
一杯下肚,顿感满口留香,清洌润喉,顿感腹中升起丝丝暖意。比起先生的酒和大伯的酒,不可同日而语。让人回味无穷。
老者又向姜冲一一介绍菜品。姜冲毫不客气地大口朵颐起来。几人推杯换盏,姜冲已喝得面红耳赤。拱手止住众人劝酒。向老者道:“多谢李老盛情款待,在下已是酒足饭饱。实不相瞒,今日路过贵庄,实为追踪一条狐狸而来。碰巧追至此地,失去了她的行踪。还请教李老和各位家人,是否见过?”
李老听闻顿时色变,道:“请问冲少。那狐狸所犯何事?可是何时冒犯了冲少?”
姜冲,道:“那狐狸前几日,去到青江城,意图媚惑我同窗好友。我因此追踪而来,欲将之擒回法办。”
老者又道:“冲少若抓到那只狐狸,做何处罝?”
姜冲,道:“其实告知你实情,倒也无妨。那只小狐狸的母亲大白狐,因为教唆子女犯罪,昨日已被我大伯抓获,镇在炼狱。那只白狐立下誓言,从今以后,她和她的子女,不再媚惑世人,盗取元阳提升功力。并同意将那小狐,交我看管。让我带在身边,受我教导十年,以便其走
上正途。十年后,准其母女二人一同离开。”
绿衣老者听完,神情顿时放松,道:“原来如此!”接着又道:“数十年前,那白狐一家曾在此处居住过一段时间。它与我家彼此为邻,两家时常也相互走动,相互照应。两家之间感情也是不错。如今小狐自知犯下大错,特意逃至我处,寻求庇护。冲少和你大伯能饶其母女不死,网开一面,已是格外开恩。况且那小狐,今后若能长期跟随在冲少身边,也是她莫大的福份。”言毕转头向身后丫环吩咐道:“速去后院,将小翠姑娘请来,让其前来拜见冲少。”丫环道了个万福,转身领命而去。
不多时,就见一位,年芳二六,瓜子脸,翘鼻梁,大眼睛,长睫毛,小蛮腰,一身粉裙装的妖饶女子。迈着碎步走入厅堂。走到姜冲面前跪了下去,双手匍匐,以头触地,道:“小女子小翠,见过冲少,多谢冲少饶我母女二人性命。我愿听从我母亲的安排,跟随在冲少身边,聆听冲少教诲。争取能早日改过自新。”
姜冲从席间站起身来,对着老者恭身行礼,道:“再次谢过李老款待,今日天色已晚,我大伯尚在家中等我。就不再打扰李老一家了。以后若有机会路过,自会前来拜会,再到你家中讨杯酒水。”
外面依然下着小雨,天色更加昏暗。姜冲叫起地上小狐。拿起衣架上的避水衣,穿在身上。众人将二人送至门外。众人皆举着雨伞,绿衣老者将下人手中灯笼接过两盏,分别递到姜冲和小翠手中,道:“今日小雨,如今天黑路滑,冲少拿着灯笼,路上也能照个明。”彼时又见绿衣老者身后的大儿,接过下人手中一个竹筐,来到姜冲面前,道:“当日全靠你和大伯将我身上的病治好,当年救命之情,我还未有报答。咱这乡野之中,只有些许山货和酒水,还请冲少笑纳。”姜冲也就抱着:脸皮厚,吃的够的原则。让小翠接过竹筐。谢过李家老大,恭身向众人一一告辞,带着小翠挑着灯笼,顺着原路,走出村来。
来到村外,姜冲对着小狐,道:“看你如此瘦小,真不忍心骑你。不过今日为了找你,让我走了这许多山路。如今让你驮我回去,就算是对你的惩罚了。”说罢,左手接过小狐手中竹筐和灯笼手,右手掐诀,向小狐一指。就见小狐“嗖”的一声,身体开始慢长大。象一只小马驹大小后,停止下来。姜冲纵身跃上狐背,盘腿而坐,叫一声“走。”就见小狐,四蹄一蹬,纵身跃上林中树梢,一只脚在树梢上轻轻一点,便已跃出数十丈,一只脚又在前方树梢上轻轻一点,如大鹏展翅般,踏树而行,速度极快。
一人一
狐在林中疾走。姜冲趁着酒劲,开始在狐背上打起了瞌睡。
向东穿过几条峡谷,又跃过几条人溪。刚奔上一处山岗,小狐突然停了下来。姜冲微眯起双眼,向前看去。